Friday, June 13, 2008

探讨教会工人短缺的问题

文:撒母耳

本文对“教会工人”一词指的是“全职或带职事奉的信徒”,特别是在某些固定事奉岗位的信徒,比如:牧师、传道、长执、主日敬拜聚会讲员、主日学教职员、团契负责人、福音车驾驶员、教会书记等。教会工人短缺并非是新鲜的课题,特别是北马地区的弟兄会(福音堂),全职传道人少之又少,几乎屈指可数。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教会同工短缺呢?要探讨这个问题,有许多的因素可以拿来讨论。但是,本文只是纯粹从个人的角度来分享,并非是什么专题的研究,如有不足的地方,欢迎来信交流、告知。

1. 薪金制度的问题
现在生活处于百物通货膨胀的社会,一个弟兄姐妹要奉献前,必然会对这个问题挣扎一番,特别是对于要奉献成为全职传道人的弟兄姐妹。这也许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但往往也是最实际最基本的考量:奉献后,生活如何?单身的可能还好,但是那些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的呢?因此,教会有责任为工人提供合理的薪水及待遇,好让教会工人应该享有一定的生活保障,以至他可以专心事奉,不必担心生计的问题。教会工人是神的仆人,既然他已经愿意放弃本身的工作,专心来事奉神,那么教会就不应该让工人吃亏。
一般上我们都认为教会工人应该“属灵”, 既然神已经呼召他,那么他就不可以太注重“属世”的物质享受。虽然如此,但是“属灵”并不是用来剥削教会工人的理由和藉口,而且“属世”的物资享受也不是罪。再者,主耶稣和保罗告诉我们说:“工人得饮食/ 工价是应当的。”(参阅 太10:10;路10:7 以及 提前5:17-18),我们岂可罔顾这教导呢?不要让这个问题成为弟兄姐妹的拦阻。没有合理的保障,试问有谁可以愿意没有经过一番挣扎,完全顺服的摆上呢?

2. 人际关系的复杂
有人的地方就有问题,而教会人际问题的复杂程度并不会比任何一个社团来得简单,特别是人数众多的大教会,问题更有可能是不间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若是处理得不好,将会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有处理人际问题的恩赐与能力,但偏偏身为教会工人不得不面对种种的人际关系这难题。教会工人,在内要和同工之间配搭,在外要和信徒相处,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的脾气,想要做好人际关系就不简单了。所谓“顺得哥情失嫂意”,一处理不当,分分钟会得罪人而毫不知情。想要做到面面俱圆不是不可能,但是在教会里人数不少,有一定的难度,EQ(Emotion Quotient)不高一点也不行。
当信徒之间发生误会、不和等等问题时,教会工人大多数必须要扮演一个“和事佬”的角色;但有时候教会工人又要扮演一个“执法者”,以上帝的道来执行任务,包括督责、开导、劝勉、辅导、教训、责备等等。想当年,保罗就因此原因,提笔写信给提摩太,教导他要如何面对教会里头不同的群体,做出不同的教导,包括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孩子、少年人与老年人、寡妇、主人与仆人,可见教会里的人际关系从来没有因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简单。

3. 工作要求的压力
根据一些调查,牧师传道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是排在众多职业的前三名里头。信徒对教会工人的要求很高,特别在牧养教会方面:信徒认为身为教会的领袖必须注重在探访和关怀,此外还要能用真理讲道、教导,并且好好治理教会,带领信徒朝向他为教会所定下的异象,最后还要栽培信徒接下他的棒子。(参阅《复苏刊》第44期 第7页〈问卷的回应〉)种种高难度的要求和压力,往往会让人打退堂鼓,不敢自讨苦吃。
再者,主日学和青少年团契不是免费的托儿所,不是让家长寄放孩子的地方。有家长者平时不好好教导孩子,以为可以安放自己的孩子在主日学和团契,让主日学教师或团契导师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里,教好他的孩子。那么一来,还有人愿意要在主日学或青少年团契事奉吗?有谁愿意替别人照顾孩子呢?
另一方面,信徒为了生活承受工作压力还说得过去,但是没有多少信徒会愿意为了教会的缘故付上代价,吃力不讨好之余,还可能遭受其他人的怨言和批评,心灰意冷之下,导致最后放弃事奉,甚至离开教会者也有。

4. 缺乏父母的奉献
这个因素很重要,如果父母没有打算要奉献他们的孩子成为传道人,那么孩子从小肯定没有被好好栽培,尤其是在真理的装备上。参孙从小就被父母奉献给上帝,成为拿细耳人,分别为圣;撒母耳则从小在大祭司以利的身边学习事奉上帝;施洗约翰也是由于父母的奉献,以至于他能够在旷野中呼喊以色列人悔改。
今天,有多少父母认为当一个教会工人会是有前途的呢?他们都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专业人士,或者投身在一个高收入的领域里。会不会还有父母效法参孙、撒母耳或约翰的父母一样,从小就立志奉献他们的孩子给上帝使用呢?如果父母本身不看重,孩子就不会想要献身。当学校考试一到,父母可能阻止孩子参与教会活动,不去主日学、团契。如此不看重在教会的学习,焉能奉献孩子给上帝呢?当孩子没有异象,没有感动要事奉,以为教会生活可有可无,长大后那是很难能够奉献参与教会的事奉,更加不可能愿意成为教会的工人了。

5. 地理环境的原因
无论是城市或是乡镇的教会,工人都是不够。城市教会人数虽然多,但是信徒多半没有参与事奉,而且人与人的交往也比较表面,甚至有着只是参加主日聚会而已,其他教会活动都不参与。原因可能是外来求学或工作者居多,对教会没有归属感,再加上教会缺乏关怀,不认识他们,就很难让他们有参与事奉的机会。此外,忙碌的工作,加上缤纷的城市活动和有家庭要照顾的话,如果还要信徒在唯一一天可以休息的主日再负责事工,那么一来连他唯一可以休息的日子也牺牲了,有谁还要愿意当工人呢?
乡镇教会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甚至比城市教会还更多问题。人数不多的乡镇教会,寻找工人更困难。不但如此,有工人的话,也有可能随着学业或工作的原因搬迁到城市,那教会就要重新寻找接班人,再次栽培新人接手。对于真理和教导方面,资源也没有城市教会那么丰富,除非信徒花上更大的代价去装备,不然就很缺乏。

6. 神不差遣的结果
上帝从来不会在任何事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物上计划错误。一间教会没有工人的话,也有可能是上帝没有差派的原因,但前提是没有人有一颗奉献的心听候上帝的差派。当上帝不赐下他的话语,我们就不可能有上帝的启示;当上帝不差遣他的仆人,我们就不可能有上帝的工人。新旧约之间上帝“沉默”了四百年,没有先知,没有启示,相等于今天的教会没有传道牧师,没有道可传,信徒像是一群迷失的羊,没有牧人带领。如果教会缺少工人是因为这个原因的话,那教会的光景就十分可怜了。但这说明也许因着我们的悖逆、犯罪、不顺服上帝的缘故,他已经“任凭”教会没有异象,就像以色列人被万国抛来抛去,在沉默的四百年里,经历了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的统治。希望教会工人不足够不是出于这个原因。

当教会难得有人愿意全职或带职事奉,信徒就应当珍惜对方,并且乐意在各方面与同工配搭,给与方便,甚至于尽量在精神物质上给与支持,而不是时常批评和做出负面的回应,以免当同工有一天因此不再愿意事奉时,最终受亏损的还是教会和信徒。但愿在这时代,有更多的信徒愿意装备自己,奉献自己,好让有一天能被上帝重用、兴起,在各方面彼此服事,造就教会,荣耀上帝。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a full time worker does not 'manufactured' via theological college. he/she needs to be nurtured right from young. with the present system, FTWs will only be willing to go to big assemblies. moreover, generating of FTWs cannot be just solved in a fast-track manner. i suggest the following :- (a) christian parents should encourage their children to keep two piggy banks, one for own savings and the other for FTWs. this is the early stage of spiritual child education for concern towards FTWs. (b) events and real stories of dedicated past and present FTWs should be told to the children by parents and also to teenagers and youths. there are plenty of such dedicated FTWs amoungst the brethren. (fushukang can also compile and publish these God fearing people.) (c)young christians should be taught about Assembly truths and many aspects regarding on Assembly. this is very, very important. if not taught, young christians can be swayed away when they leave their own local churches for work in outstations. this is to groom them to have "sense of belonging". (at the moment, christians from fuyingtang are very much lacking in this aspect.) (d)progressive and systemmatic biblical teachings are vital to build them up. (e) by the time they are matured spiritually and with strong "sense of belonging", nothing can shake them as they will be rooted in the Lord. (f) they can go for further studies in theological colleges AFTER that and NOT BEFORE that. please be noted that a lot of dedicated FTWs and spiritual church leaders around the world DO NOT go for studies in theological colleges. The above are my humble suggestions for the Assemblies.